[強推展覽-Museum of London Docklands-Executions]
死亡和生靈之間常是一線之間
死亡和逞罰,不僅警惕人心,讓人心跳加速,也讓我們有點小確幸,我們是活著的
倫敦博物館的特展 Executions

呈現了極刑的地標,像是Newgate , Tower Hill, 最有名的Tyburn樹上吊 , Charing Cross ,極刑在此發生的狀況

極刑的方式也大不同,有錢有權伯爵皇室,可以圖一刀好死,宗教政治犯,女巫被火燒,叛國者可被五馬分屍

其中最有名的刑案,就是造成英國內戰的17世紀國王,查爾斯一世,裡面呈現他的衣物,還有傳聞砍他頭的筷子手,精神壓力非常重,極刑一個月後就意外死亡

極刑也是個很大的產業,有人賣票看極刑(最大一場高達50,000人),紀念品,賣嫌犯的傳記,也難怪公共極刑在英國從12世紀跑到19世紀

但中間也有監獄改革的故事,有像Elizabeth Fry ,監獄改革者,讓女刑犯囚犯環境可以改善,陪同入監獄的小孩?!可以和媽媽一起受到教育,監獄長發現,囚犯們不在像以前一樣吵鬧,環境得到改善,也試圖讓監獄可以改革。

但科技更改變了極刑,19世紀,新中產階級,人權團體開始出現,覺得極刑掩滅人性,公共極刑更是嗜血的產業,有時候極刑犯為了不受極刑過程痛苦,在監獄內黑市購買毒藥的,造成不合格的藥品充斥在監獄中,製造更多問題
極刑犯從倫敦開始外移,有些到澳洲做勞工,到英國20世紀中葉放棄使用極刑的演變。

到今天還是有國家有剝奪生命極刑,或某些國家還是做公共處決,因為的國家的力量太大,極刑是不適合,牽扯社會,文化的問題,還是需要很多的溝通
但網路科技的突破,極刑有國際組織的監控,和聲援,還是緩緩進步中

我最喜歡的展品是17-18世紀極刑犯人最後的書信,有些懺悔,有些堅持清白,有些想請牧師買酒給受刑者的兄弟,館方請現在正在監獄的受刑人,唸出這些人的遺言,聆聽的過程中,我覺得國家的力量真的是太大了,如果希望法律成為武器, 小心What you wish for ,人生的起伏很難說,當法律是武器,我們自己也可能遭受一樣的對待。
這是一個很大的展覽,看得我熱血沸騰,會改變你觀看倫敦的視角,建議要放幾個小時觀看,強力推薦
#museumoflondondocklands #executions
#chinesespeakingtourguide
#藝起逛 #倫敦旅遊 #英國歷史 #女王 #藍牌導遊 #倫敦旅遊
#bluebadgetouristguide #britishguildoftouristguides
art2go